刘卫国
2021年5月8日
同志们、同学们:
刚才,我们表彰了文明学院、文明处室、2020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也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开局之年大展身手,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亚萍校长对学校一年多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下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这些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能够贯彻落实。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关键的一年。奋力追赶超越和加快“双一流”建设,都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时代担当。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守好一个阵地、做好一个教育、弘扬一种精神、建设一个校园、围绕一个任务,勇攀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地。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守好一个阵地(意识形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这是前提也是基础。
守住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武装头脑、保持清醒,不断增强本领、积极有为。特别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深学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
要切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夯实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当前,要进一步推动师生学习使用“学习强国”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要坚持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要把校史馆、兵器馆、红色图书馆、书法艺术馆等文化馆群建设好、使用好,这些都是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要素。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这些载体更好地展示学校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大学精神和特色文化。
现在网络已经普及,新媒体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做好学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和管理。要发挥好微信、微博、B站等平台在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作用,讲好西工故事。
二、做好一个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1921年到2021年,我们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百年党史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并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初心使命、增强行动自觉、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为了试制各种弹药,吴运铎3次负伤,炸瞎了左眼、炸断了手指、炸坏了右腿,身上留下无数伤疤。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抱定“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忘我地投入工作。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坚守初心、扛起使命,挺直精神脊梁。
要在学习党史中增强行动自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我们就要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自觉。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我们学校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学校改革发展事业新局。
要在学习党史中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点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深有感受。要把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中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幼儿园建设和附中附小质量提升问题,关系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甚至成为了影响师资队伍稳定和高水平青年人才引进的关键要素。但这一事情不是附中附小某一个单位就能解决的。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单位就能够解决,那也不是难事不是愁事了。这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需要树立全校一盘棋意识,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要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到,就不关心也不作为。这类事情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各职能部门都要有担当意识,不要怕累怕麻烦,要多往自己单位揽活,而不是推活。如果我们能够形成这样的氛围,那我们的很多急事难事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想,这不只是文化氛围的问题,更多的要从制度安排、管理水平方面来破局。
三、弘扬一种精神(西安工大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在近百年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
诞生在新中国的西安工业大学肩负着培育国防军工人才的重任,在追梦征程中绘就了华彩篇章。66年来,学校将“忠诚进取”融入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大学精神的象征;将“精工博艺”作为治学方略,指导学科与专业建设。“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工精神”,也已经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的师生价值追求。
“西工精神”是我们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前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要传承和发扬好“西工精神”,将其根植到我们每一位师生的血液之中,让它成为我们的精神标签和行动指引。但必须清楚,我们绝不能仅仅把它凝练出来,停留在标语上、口号中,而是要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治学、管理、服务中,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高度重视这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把精神指引落实到行动中来。这项工程庞大而复杂,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克服巨大的惯性思维。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竞争,我想这方面的压力大家都能够感受得到。再也不能只进行简单的、低层次的竞争,而是要用我们的“西工精神”来升华我们的工作,来推动我们学校的发展。
四、建设一个校园(省级文明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走在精神文明建设前列,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努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争创陕西省文明校园,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熔炉、弘扬主流价值高地、涵育中华文化家园、滋养文明风尚沃土的有效途径。建设省级文明校园任务重时间紧,刚才慧英同志已经对《省级文明校园2021年度测评指标》做了解读,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我们的差距,尽快补齐短板。
文明校园携手共创、共建、共享,创建文明校园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每个西工人都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校园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为创建文明校园出力流汗。
要自觉参与文明课堂、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文明践行活动,培育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教风、校风。要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提升自我,传播文明理念,引领社会风尚。
要突出思想道德、文明风尚、理想信念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贯穿创建活动始终。要结合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创建活动。
五、围绕一个任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工作部要严格考核管理,健全制度规范,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
最后,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我再提两点要求:
第一,要把文明校园创建当成一个整体工作来做,要结合学校实际、部门业务来推进这件事;
第二,要重视工作成效和责任落实。要列明清单,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具体人。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强化过程管理,遵循成果导向。
同志们,同学们,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闯劲干劲,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恒心毅力,全面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