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筑牢理想信念根基,5月9日至10日,后勤保障党委、武装保卫处党支部、校国旗护卫队队员、大学生军事协会会员、爱校卫士共48人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正风肃纪扬正气 反腐倡廉守初心”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让党员们在延安这片缔造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土地上,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

感悟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活动首日,师生党员们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前驻足凝视,在中共七大会议旧址肃立沉思。斑驳的窑洞、简陋的桌椅、泛黄的文件,无声地诉说着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初心、开辟未来的壮美篇章。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故事,让党员们深切体会到“延安窑洞的灯光照亮新中国”的深刻内涵。

重温光辉历程,铸牢信仰根基。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铿锵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与馆内陈列的千余件文物、图片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师生党员们深刻体会到在背后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故事中,先烈们持有的乐观心态和坚定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传承奋斗基因,激发实干担当。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师生党员们通过实物、影像资料,深入了解陕甘宁边区军民将“烂泥湾”变为“陕北好江南”的壮丽史诗。展馆内复原的垦荒工具、住窑洞模型及《南泥湾》歌曲手稿,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字的重量。不少党员感慨道:“南泥湾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敢为人先,把‘困难’变成‘机遇’。”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与天斗、与地斗”的拼搏精神融入岗位责任,为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红色教育活动,既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新时代重访延安,更觉其精神内核历久弥新。当“两个务必”的告诫回响在西柏坡,当“赶考”的隐喻延伸至民族复兴之路,延安精神早已超越地域与时间,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的精神基因。面对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这种精神愈发凸显其时代价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数百万干部扎根乡土,延续着“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作风;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传承着“自力更生”的奋斗哲学;在反腐倡廉的浪潮中,“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承诺,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现代表达。总之,延安红色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未来的动员。它告诉我们: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唯有将延安精神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文/图:宁维 审核:庞秋红)